天行圣君
发表于 2019-2-15 10:57:08
写材料需要积累素材,需要市场揣摩思考,对一些问题的研究还要实地调研,可以说是一个全方位的工作,但看样子其中也有规律可循,希望经过前辈的指点,自己能够开窍,学有所成。
kaikai888
发表于 2019-2-15 13:20:19
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
滞语流年
发表于 2019-2-16 08:56:34
近来需要重点学习讲话稿 很经典的文章
贝壳201537
发表于 2019-2-16 10:12:28
(一)要先写论文,关键是真知灼见
0 }3 _2 k9 t, W {. d2 G* |) O N( J2 G7 S1 k) w6 l
要避免官腔和书生腔,在一些大家都懂的道理里绕来绕去,就要有“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的追求,讲新话、讲管用的话。怎样才能做到,就是要有写博士论文的劲头,不弄出点创新创造不罢休。首先是广泛搜集材料,拿出做科研论文找资料的功夫。用一位老领导的话就是“写5页纸,必须看50页纸”。要做到“三看”:一看上级领导、外省市领导、过去领导是怎么讲的,关键点在哪;二看学者们对这件事怎么阐述的,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建议,有什么相关理论;三看实务部门怎样说的,好的在哪,要改进的在哪,有相关的调研报告最好。然后是消化吸收。消化材料三重境界,“用眼”:就是把别人的材料东抄一段,西搬一段,理理顺;“用脑”,把看过材料,自己想一遍,想明白了,用自己的语言体系把它表述出来;“用心”,不仅是看懂了、想明白了,还带有真情实感,由衷的阐发开来。最后形成文字。这样的文字,有独特、准确、鲜明的见解和观点;有扎实的理论支撑,或者领导的要求,或者学者的成熟理论,或者源于现实的反映;有充分的数据支撑——定量的、定性的、比较的、比例的;有大量的案例佐证——古今中外,远的近的。
陈默
发表于 2019-3-10 09:47:20
受教了,学到不少,讲话稿确实是高频度用到的公文,自己这方面还是个小白
黄鹂鸟
发表于 2019-3-10 11:05:56
最后形成文字。这样的文字,有独特、准确、鲜明的见解和观点;有扎实的理论支撑,或者领导的要求,或者学者的成熟理论,或者源于现实的反映;有充分的数据支撑——定量的、定性的、比较的、比例的;有大量的案例佐证——古今中外,远的近的。
科大愚人
发表于 2019-3-15 16:19:14
拿出做科研论文找资料的功夫。用一位老领导的话就是“写5页纸,必须看50页纸”。要做到“三看”
飞路
发表于 2019-3-15 16:32:21
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
铎泽
发表于 2019-3-15 23:42:00
好难啊,写真问题怕打脸,写假问题明显敷衍,难把握
六一娃娃
发表于 2019-3-16 11:39:11
很多干货,值得自己去消化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