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全国水土保持重点县工程
, ] Q, {# g: E X, G$ m2013年项目区建设情况以及民营水保
$ \# B9 }" ]: `$ L工作情况的汇 ) ^. g0 h( U8 b# s" N& h7 R
**县人民政府 : x/ R7 k8 d5 z6 Y5 _
9 ?! W1 |6 k- c& m( P+ v
**县共有3座大中型水库,214座小型水库,1600多座塘坝,长度10公里以上的河流25条。多年来,我老秘网县将水土保持工作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收到较大成效。截至目前,全县共治理小流域37条,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3平方公里。8 _2 K v V3 p+ ?6 K! U
一、2013年重点工程建设情% t6 {; ]- [; Q( m0 c3 F' Z
2013年是我老秘网县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第一年,我老秘网县围绕打造**河上游生态走廊这一目标,紧扣总体规划和年度任务,高标准规划、高水平治理、高效能监管,共投入治理资金615.21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30平方公里。& {, i5 ~$ E" c- \, F4 s( ]
(一)坚持创新规划,明确治理方向。6 v; |+ R8 `' x: {- y: x
针对项目区内沟壑纵横、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实际,我老秘网县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学习借鉴外地重点工程规划经验,委托**市水利勘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2013年度项目建设规划,将改善生产条件、改善水系生态环境和推进乡村生态旅游作为项目建设的结合点,以调控径流为核心,以拦沙蓄水为重点,确立了“从上游到下游、从支沟到主沟、从坡面到沟道”的治理次序和“沟坡兼顾、乔灌草结合、农林间作”的综合治理模式,按照“坡面林草覆盖,坡角梯田高效,排蓄设施齐全,沟道谷坊节节拦”的目标实施工程建设。
2 y4 n) M% ?% } T4 [6 o' ~" U3 Y(二)突出生态清洁主题,提高和丰富治理内涵。' i: R9 ?/ x: C- i4 e/ [% u
始终坚持清洁生态型治理方向,把生活污水处理作为防止面源污染的重要措施。针对项目区***村生活污水处理池承载能力弱的实际,利用高差,通过扩挖和管道相连,并栽植水生植物,建设了三级梯次生态净化工程,对生活污水进行生态净化,实现达标排放。同时,对工程周边进行了立体绿化,在水面和岸边建成水保小品和甬道,形成了生态净化和观赏于一体的水保景观,有效减轻了生活污水对水系生态的污染。2 Q3 R% ^; q8 {1 |8 \- V2 ]: i
(三)狠抓工程监管,提高工程建设质量。
4 ]( q4 H0 G4 @6 E, G9 [) I一方面,强化工程质量控制。严格实行项目监理制,监理单位**工程建设监理中心派驻专人进驻工程现场,在对面上工程质量全面监理的同时,重点对水利水保工程、梯田工程、道路建设工程进行监理。同时,建设处工程技术人员坚持每天巡查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针对防护林、经济林培育季节性强的特点,建设处全员靠上,搞好指导和监督,较好地保证了栽植质量和数量。另一方面,强化建后管理,推行建后水保工程三级管理体系,县水政监察大队负责案件查处,镇水政监察站负责巡回检查,村级水库安全员、水管员负责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的日常维护,护林员承担生态管护职责。
! q' L' [5 x$ f! C1 P2 x(四)强化组织保障,推进工程顺利实施。
' |" D5 R/ ^* D成立了**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领导小组和工程建设处,领导小组由分管县长任组长,水利、财政、国土、林业、农业部门及项目乡镇政府负责人为成员,负责项目区的组织协调等工作。建设处作为项目法人具体负责工程的组织实施,办公地点设在项目区内,实行项目在一线组织、质量在一线监管、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的工程推进机制。
' ?; ~* s" U, |; y1 J7 n(五)紧扣三个结合点,彰显工程建设效应。, {, s; @3 X; D: M: a$ H5 V
一是改善了项目区的生产条件。项目新建梯田76.53公顷,整修梯田649.31公顷,新建堰坝9座、谷坊18座,新修田间道路2.06公里,项目区内新增蓄水量3.4万方,在今年小麦春灌及黄烟栽培中发挥了“当家水”的作用,流域内的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9 f. g& t( v! ~' P) \
二是改善区域水生态环境。通过治理,共培植水土保持林和经济林203公顷,封育治理303.41公顷,项目区内林草覆盖率提高到了27.59%,累计治理程度达到了87.1%,年可保土3.06万吨。建成的***村“三级生态净化工程”有效解决了原有污水净化池容量小、承载能力弱、净化效果差的问题,实现了全村生活污水全部接纳处理,无污染排放,整个流域内水系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4 o8 [6 @" f! n# B8 r9 h
三是促进了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村依托治理项目所形成的良好生态环境和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的优势,大力推进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建设。对莲生湖公园进行扩挖,新增水面20多亩,建设了垂钓平台106处,配套建成了景观小品5处;邀请了知名作家和书法家创作和撰写了《长水赋》一文,建成了集《长水赋》等水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墙,生态旅游的框架基本形成。
Y8 y, H* Q `( C8 T$ \( J2 X1 ]二、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治理情况
2 R5 {) W K3 B I/ a& A2 v b! ]我老秘网县在推进水保治理项目过程中,积极创新思维,探索建立目标考核、政策扶持、典型带动的激励扶持机制,引导民营资本参与项目开发建设,促进了民营水保项目的健康快速发展。截至到2013年底,全县100亩以上民营水保项目发展到66个,其中,1万亩以上的2个,累计投入资金3.7亿元,建设各类水利水保工程109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2平方公里,发展经济林2.9万亩,巩固和新发展水土保持林近4.1万亩。
) s+ T4 q% n% E: s ](一)建立县级考核激励机制。一方面实行目标考核,县政府自2011年开始,将水土保持治理项目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县政府对乡镇政府的工作目标考核,较好地调动起了乡镇政府抓水土保持治理项目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实行政策激励,县政府规定,对于参建发展林果且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给予适当奖励;对于建设生态公益林的,无偿提供苗木,给予每亩30-50元的栽植费用补助,将每亩7元的国家公益林补偿基金补助给开发单位或个人,用于公益林的管护。在这一做法引导下,仅2013年,全县民间资本发展核桃、苹果、桃树等经济林6000多亩,发展生态公益林7000多亩。
; x+ a c- N5 p( ?2 j: g(二)建立协作推进机制。一是乡镇政府抓流转。为解决“四荒”亟需治理而民间资本却又无地开发的问题,各乡镇依托土地流转办公室,对参与水土保持治理的开发项目,按照有偿自愿、稳妥有序的原则,积极进行协调,搞好土地流转。2000年以来,全县共流转“四荒”土地6万多亩,为民营水保项目的落地提供了有效保障;二是水利部门唱主角。水利部门对民营水保项目建立绿色通道,及时受理、快速审批。在主动为项目水利工程配套建设等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强化监管,防止诱发新的水土流失;在此基础上,积极整合后期移民、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小农水等水利扶持资金向民营水保项目倾斜,自2012年至今,仅整合小农水项目资金就达1300多万元,支持**集团、**集团、**山旅游度假区、***生态园等民营水保项目发展节水灌溉4000多亩;三是县直部门搞协作。县政府充分发挥“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县”的优势,积极整合国土、农业、烟草、林业、交通等部门的涉农项目和资金优先向民营水保大户布局和倾斜,自2008年至今,共整合国土整治、烟叶生产、农业开发、道路建设等项目资金5200多万元。: T+ F5 U0 ^/ }$ b
(三)建立典型带动机制。县里坚持每年选树一个镇、形成一集群,培育一个点、带动一个镇的思路,2013年确定将坡耕地较多、水土流失严重且民营水保起步较早的**镇和**山生态园作为民间资本参与水土保持治理的重点,进行着力打造。县水利等相关部门在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共投入资金550万元,调动了开发单位和乡镇积极性。目前,安庄镇先后引进**集团、**集团等企业,投资近3500万元进行水土保持治理农林项目开发,面积已发展到10000多亩,仅**就发展到5000亩。在**镇引领下,**、**、等乡镇的民营水保正在加速发展,形成了以**山旅游度假区、**生态农业科技园、**园林等为龙头的民营水保集群;**山生态园已发展到2000亩,成为集果品种植、生态采摘、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经济型园区,去年成功争创为“省级水利风景区”。在其带动下,该镇新发展民营水保项目10个,共投入资金6000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平方公里,全镇形成了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和民营水保互动发展的良好局面。0 c/ _+ A: {' X+ z8 R7 x
我老秘网县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和民营水保项目发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上级要求、群众的期盼还有很大差距。下步工作中,我老秘网县将按照本次督查的要求,抓好重点工程的完善提高,进一步加大对民营水保的支持力度,确保使我老秘网县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E$ T* A+ b( |8 B7 i4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