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方法",人们一谈起来就会带着欣赏而又模糊的情绪色彩,更有的美化和抬高为"诀窍","法术","招数","神通"等等.至于什么是方法,写作方法究竟哪一些最好,却又不甚了了.方法,是建立在经验和理论基础之上的对于行为的方案和法则;必须用系统的认识对待写作方法,进而将方法辩证统一在作者个体生命有意无意的运作中.* B- ~4 D3 K2 z$ o y
写作方法系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辩证方法,一般手法和具体方法,也可以理解为基本法,一般法和具体法.
3 s, {: j" b+ E5 { 一,辩证方法
8 a+ f1 K3 J( W' ~1 O2 G! ` 大脑,生命如宇宙一样奥妙无穷,只有一种理论及方法粗线条地勾勒了它,解释了它,变动了它,这就是辩证法.文章是一个精神的生命,同样只有辩证方法技巧才能写好它.
' g2 v- \8 g7 Q5 i0 M% G 一般科学逻辑方法及历史求证法,都是实证科学知性思维方法.这种科学方法以有限的工具行为和某种实践目的作为规律和尺度.目的的实现成为最高原则.知性思维方法,常常在非此即彼的逻辑中陷入偏执和迷误,将统一的活生生的生命和自然予以意义的规定.而辩证法是哲学的理论和方法,不是实证科学的方法,但却可以是所有科学的根本方法.写作要以辩证法作为动态生命中的灵魂.5 K6 {8 [* K& }8 E
辩证法其实是人类早已产生的思维方法.中国古代的辩证观十分集中和高妙,五千年来一直明显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古代典籍,无论是《易经》,《道德经》,还是专业理论书籍如《内经》,《兵法》等,都贯穿融汇着阴阳辩证观.十九世纪,西方哲学家黑格尔研究了辩证法,在《逻辑学》中谈到辩证思维的理性方法.马克思将黑格尔的辩证法改造为唯物辩证法,强调了它的批判实践性和革命性.今天,我们所讲的辩证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中,最根本的方法在精神实质上与中国的辩证观是一致的,这就是运用对立统一的规律对待事物的方法.对立统一方法,最为逼近生命及宇宙奥秘的本质,是人们使用的最高的活的理性., g' _+ T* U% G! D
写作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是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这里重点介绍写作的辩证方法.) K& \6 \9 c# K# ]! R a
写作的辩证方法从各个方面分为不同的类别:从主客体关系上有主观与客观,有我与无我等;从构思上有形与神,虚与实,大与小,藏与露,全与不全,抽象与具象,有限与无限,似与不似,单纯与复杂,夸张与写实等;从表达上有疏与密,曲与直,断与续,出与入,正与反,抑与扬,巧与拙,生与熟等;从风格上有华丽与朴素,自然与雕饰,强烈与冲谈,阳刚与阴柔,沉着与飘逸等.1 B2 t) ? ~* }0 Y9 k1 D( p
重点解释如下:; T9 r4 B* d0 u$ V- R0 T; L5 N# `5 k
1.有我与无我.我,是自我意识.无我,是对自我的超越,而非取消个性.无我,一是指忘我,即心灵自由驰骋,和外物交融在一起,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二是指大我,在说我的时候其实是在指国家,民族和时代.有我才能真诚,有个性.无我才能不受限制,有普遍感和历史感.2 x. C y. ], B: D* p/ m7 a
2.有限与无限.有限指具体的语言形象;无限指其中的内涵.关键是写好有限.. G p4 X( o5 q& G6 C4 Z/ z- F
3.虚与实.实是通过对客观形象的描绘而直接传达给读者的信息.虚是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而间接获得的信息.虚实结合一是化实为虚,如"化景物为情思",二是化虚为实,把抽象感情与哲理赋予具体而生动的形象,运用比喻.
5 M) F" ^. ]$ W; E0 w; ?! [4.小与大.小与大指的是描写对象.大,如"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小,如"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一味写小就会限于琐屑;一味阔大则流于张狂. 浪漫主义比较阔大.爱情诗易于琐屑.一是应当小大相形,如"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二是以小见大,"红杏枝头春意闹","窗含西岭千秋雪".
& [! q- M! x& s" l' p& `7 s$ P 二,一般方法
6 Q0 _4 A% c. Z+ O( j+ z! _ 一般方法,可以说是比较大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上称为一般科学逻辑方法,在文学上称为某种流派手法.' {9 R9 X% o/ R7 p k
(一)科学文章写作方法 }- F+ b! v( x5 x) e" d- M3 ~
以一般科学逻辑方法及历史求证法为主导.符合这种方法的理论认识,便是科学的学科.不符合这种方法的理论认识,如东方的凭借直觉领悟而产生的艺术化论文,只能说是科学的认识,不能称得上学科.古代东方的论文,明确地使用大量的比喻,即运用比喻法,而在科学论文中比喻法只能是次要的一种方法.古代东方论文没有体系,有的是一种散文集式的思想串连,如《庄子》.而科学论文起码要有模式化的三段式结构,形成学科专著更要有一套独立的体系.
D* v. k$ n5 S' n 一般科学逻辑方法及历史求证法,主要表现为运用逻辑方法进行论证的方法.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全部推理过程,也可以说是用材料来论证观点的逻辑方法.用论据论证论点,首先要对占有的材料进行分析,形成正确的概念,再用准确的概念进行恰当的判断和合乎逻辑的推理.6 P6 U- C# ?! o/ i$ R
一般科学的逻辑方法,指的是形式逻辑学中的基本方法.
# _9 q& T% f! ^& \ 1.归纳和演绎.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逻辑推理.它是演绎的基础.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从人类认识史来看,科学及社会的进步主要运用了归纳法.而封建社会却把演绎推到不可动摇的绝对权威的地位,中国古代人们动辄引用孔孟之道并且不许人有一点怀疑便是如此.采用论证方法中的例证法即举例法,就是运用归纳推理,说服力很强.采用论证方法的引证法,就是运用演绎推理,同样有很强的说服力.) T( s2 X7 W+ D/ v# \6 I) q* Q3 Z
2.分析和综合.分析是在思维中把一个事物分解成各个属性,部分,方面,分别加以研究.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属性,部分,方面再综合起来.西方科学思维传统善于分析.东方思维传统着重已成的综合.其实,两者应当辩证统一,先后有序.采用论证方法中的因果论证法,遵循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认识规律,是分析和综合的具体运用., z, R- z1 J$ m1 I% {8 {6 U
3.具体和抽象.具体是指客观存在着的或者在认识中反映出来的事物的整体,是具有多方面属性,特点,关系的统一.抽象是指从具体事物中被抽取出来的相对独立的各个方面,属性,关系等.科研认识的规律是,首先从具体到抽象,而更高的认识还要从抽象到具体.由于抽象是对具体各个部分的单独考察,具有相对的片面性和孤立性,因此在抽象分析的基础上还必须采取由抽象上升到高级的理性的具体认识的方法.这就要把获得的各种简单概念,结合具体事件,作系统而周密的综合考察,探寻出事物各方面之间的内部联系,达到具有多样性,统一性的具体.这个具体是综合各方面的具体,是综合各方面的统一体,是高级理性的具体认识.这也可以说是从认识客观事物始,到确定科学的最初概念,判断,上升到建立科学理论系统的辩证方法.: n1 _ g+ X5 `1 p6 }2 C" A
历史求证法,是科学发展中形成传统的一种材料选取方法.目的是要取得最为真实可靠,最丰富生动的第一手材料来进行论证.培根的实验学说非常推崇实验取证的方法.历史求证法,可以分为调查法,观察法和实验法.调查是对一定范围内的对象进行的研究.调查方法分为普遍调查和非普遍调查,在非普遍调查中抽样调查比较准确.观察法,是有计划的周密细致的感觉运动的方法.著者所到之处,都对人们的写作发表进行了有意识的观察.实验法,是在条件控制下观察的方法,能够人为地控制或者模拟客观现象,排除干扰,专门研究规律.实验法具有简化,纯化的作用,排除了偶然,次要的因素和外界的干扰,使对象的某种属性或者联系以简化的状态表现出来.9 D6 ~9 w( u2 ~ k9 W+ S
同时,科学文章写作有选择地运用了各种学科特有的研究方法.如采用自然科学的方法,突出的是现代科学"三论"中的系统论和信息论.
9 [( n n2 [$ f. @7 v5 [* P (二)文学作品创作方法
, @" U4 G g- D. k7 s 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为主导.文学作品的中心方法是选择形象,形成意象.意象,又称艺术形象,可以说是构成文学艺术大系统的细胞.意——人的意识(包括情感. 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审美需要和认识需要), 最终在文学艺术上表现为作者个体生命的投射和表现.象——客观事物,外在于作者,但最终为作者生命本质所对象化.两者结合成为意象,而两者成分的多少及关系的隐显疏密等造成了两种基本类型的文艺创作方法,即重意的浪漫主义和重象的现实主义,也成为表现论和反映论的渊源.文学艺术发展到了今天,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创作流派.它们的手法往往是对某种一般方法的扩大,如浪漫主义对夸张和现代主义对荒诞的扩大和发展.当然,许多方法是新的发展,如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中的人物形象的典型化手法.
! `* h# a4 a- r 三,具体方法
) G }( b' b) \4 b 写作的具体方法,一般人都学到了一些,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运用.这些方法,在一般的写作书籍中比比皆是,其中大量的是修辞种类.如开门见山,比喻,对比,夸张,烘托等等.不再一一举例.7 ~9 s- [3 W- V u. L. U6 v
方法在写作实践中的熟练运用,就是技巧.因此,技巧可以说是个人性的,是在写作实践中的领悟和惯性.古人所谓"大匠能喻人规矩不能使之巧"就是这个道理.
. V$ ]. u2 P, W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