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N9 f5 Z! e N! F( ` 可现实往往是事与愿违的。工作以来,渐渐发现了一些建设水份很多,很多事情是写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今天浏览网页,一位博士生在某国考论坛上深刻地将起了自己考上国家某部委的过程,以及对国考大军的嘱咐。大概有这么一个意思,能力方面,你要么是笔杆子硬能写材料,要么是电脑技术牛什么都能玩转,再就是你必须通过国考线,证明你的逻辑水平,不然机关要你干什么。其余的专业、学位什么限制的一是为了分流,一是为了提高公务员素质,其实大多数机关的普通事,一个中专生也能干的。感慨万千。或许真有这样的规则。 ) C$ ~* b7 c' T) b' V# x' j4 q2 x6 _. @) R/ X! E' ]- N
做得好,不如领导讲得好,领导要将好,要么他是一个有思路的领导,要么似乎他有一个能写的帮手。现在的领导干部大多是不写文章的,这个比学校的教授发论文还要恶劣。但是领导有把关的素质,统筹全局,这也是能力。现在国家的文风很差,写的东西规矩很多,特别是对于文体和句式的要求,有的甚至超过了内容本身,这就失真了。构思一个材料的时候,首先讲究的框架,从逻辑上确定框架,这本没有错。但是写着写着会觉得,这个逻辑的内容支撑,我们做的不周全。来带了虚假的成份。这也是很多时候,老百姓不愿意相信、质疑政府官方数据和文件说辞的缘由之一。6 l7 l' w. d5 n& ?% @3 R
, M& O$ M- A7 X 现在,很多时候,我也不大相信所谓的权威数据了。为了体面,很多数据失真,无伤大雅。仔细剖开,会发现很多猫腻。但是写东西的思路你要有,遣词造句要琢磨,但是虚假、浮夸的东西还是少一些比较好。这不符合实事求是的原则。有时候看到外国人写的书,很有意思,感觉真实,中国的书就不同的,意义、目的、效果、认识、感受,有的时候是不需要的。3 A7 z; t6 y! V6 ]0 V
# ]: ^$ n+ d" `) a' o 现代还是有八股的,八股的能力还是异常重要,但是要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