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丁丽是某局局长的秘书,她是资深的老秘书了,深得局长的信任。因为工作的关系,她跟领导最近,经常向领导们请示汇报工作,所以局里领导们的事儿她最清楚。
! n+ P# ~& ^1 Y: c 她最近有些心烦,因为她发现局里两位副局长:王副局长和刘副局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了。有时王副局长还在她面前抱怨几句刘副局长,丁秘书不敢有所表示,每次都借故避开话题。她心里明白王副局长这样说,是希望能得到她这位局长秘书的支持。本来也是,局长年纪大了,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很有可能就从两位副局长中选一个扶正。两人本来在工作上就时常有不同的意见,再加上涉及个人前途,他们之间的争斗那就更复杂了。丁秘书身在其中,有时觉得很难做,处理起来总是小心翼翼的。4 d6 q2 M+ Q E2 T/ H9 I
有一天,丁秘书送文件去王副局长办公室,敲门进去以后,发现刘副局长也在。丁秘书定睛一看,看到刘副局长面色铁青,好像刚才正在与王副局长激烈地争论着某个问题。& u5 }1 C6 i- D: `
丁秘书见状马上说“对不起,我过一会儿再来。”但刘副局长叫住她说:“丁秘书,你等会儿再走,过来听听,我们俩的意见谁有道理。”丁秘书马上说:“对不起,刘副局长,我没时间,局长让我送完文件后马上就去他办公室,他还有急事让我办。
$ V4 s7 ~) i. b0 }; b: y 还有王副局长,局长说这份文件很重要,请您看完后抓紧时间落实。”说完,就退了出去。
; [2 R: S+ n8 h5 f 其实,丁秘书撒了个谎,局长没有急事让她办,可要不这么说,刘副局长就不会让她走,两位副局长意见有分歧,让她一个做秘书的作评判,她又能说什么呢?
2 [+ X- P0 S, R* y) i' \ 分析与评述
, x! x/ i- H( D. `& z 秘书与领导者群体的关系远比与单个领导的关系复杂。即使领导班子是团结的,也难免有矛盾、有分歧。
" [0 b- I, y: P 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仅是违反了秘书角色的行为规范,甚至会使自己处于左右为难、疲于应付、角色崩溃的境地。
4 t2 Y# a" X3 B4 ^ 秘书要想处理好这种关系,应该明确以下职场伦理和规则:/ z, A+ W: D7 I, e C8 b' m
首先,应该认识到:领导群体有矛盾是正常的,绝对没有矛盾是不可能的。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工作特点和不同的个性特征,在工作过程中,不可能对所有问题在观点上、处理方式方法上完全一致。所以,当发现或遇到领导间的分歧与矛盾时,应视为平常,以平和之心应对,不必过于焦虑和忧心。
7 ?: M$ Y: G- j3 ^$ g- t 其次,面对领导之间的矛盾,总的应对策略和原则是:
. E, e+ [5 m6 k; H! h2 q+ V0 } 秘书的言行、为人处事的出发点和目的,都应该从单位大局出发,从事业公利出发,坚持真理,秉公办事。坚持以大局为重,以利于领导群体团结为原则,按照矛盾的不同性质、不同程度和表现方式,秘书可考虑采用回避、中立、沟通、折中的方式妥善处理。不能以个人感情的好恶来取舍,支持一边,反对一边,更不能为一边提供反对另一边的材料,扩大他们之间的分歧。这样,只会加深领导之间的矛盾,既不利于领导班子的团结,也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对秘书个人的职业生涯,也会造成人际关系的尴尬和困扰。# W3 x; w% u* n8 t; h' \; W1 m$ i
本案例中,局长秘书丁丽,针对两位副局长之间的矛盾,能够巧妙机智应对,采取了回避、中立的解决方式。面对棘手的领导分歧,急中生智,以不露痕迹的托词,使自己摆脱尴尬两难的境地,避免介入两位副局长的纠纷中去,也婉转地暗示了自己的中立态度——即不介入领导的矛盾纠纷,对领导的事不妄加评论,不谈论是非短长。刘副局长让她留下来,分明是想争得丁丽秘书对他的支持,如果加入评判,非得说出个孰是孰非,很容易支持一方反对一方,作为下属,这是违背职业伦理的极不明智的做法。最好是保持中立,不介入,不掺和,不倾向于任何一方,谨遵中庸之道,做到不偏不倚,恰如其分,在态度、情感上与谁都不过分亲密,与领导群体保持等距离的交往方式。。
6 T3 S& O; ]# w, @ 所谓沟通,就是促进领导成员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强化秘书和各位领导之间的沟通交流。沟通不畅,就很容易造成误会,导致关系失调。这就要求秘书在触及到这类分歧、矛盾、误解、乃至隔阂时,做到心中有数,谨慎从事,尽量减少矛盾、缓化矛盾。尽自己的能力,主动采取巧妙的方式,做好沟通协调。晓之以理慎用,因为领导大道理能懂,秘书的角色也不适于用大道理去说服领导;动之以情是比较适用于领导的软协调方法。沟通办法之一就是委婉进言,好言相劝,让言行过激、观点有失偏颇的领导,能够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主动和对方化解矛盾、尽释前嫌、达成和解,这是促进领导人之间的沟通;另外,秘书还可在与领导人的工作和业余接触中,进行正式与非正式的交流沟通,增进矛盾各方的相互理解,促进关系协调。比如,对彼此有误会的地方,可以从第三者的角度,多做解释,澄清问题的症结;为了缓化矛盾,增加彼此的信任和好感,可以在彼此间多说好话,不说坏话,比如可在一方领导面前说说另一方对该领导的关怀、信任、尊重及赞扬,秘书可以列举出其中一方关心、肯定、称赞另一方的具体细节或事例,就会消除彼此的怨气,呼唤出领导申明大义的理性来,增强团结,以达到消除误会的目的。
4 e. k) y& u' E2 d& z4 e, i 折中的方式,是指秘书面对领导的意见分歧时,采取求同存异的方法,淡化分歧,强调共识。比如在为领导人之间传话或者汇报工作时,可以淡化、模糊处理领导间的分歧,多多强调或指出领导间的共识,尤其对本来就分歧很大、彼此成见很深的领导,秘书更得巧妙进行彼此感情和观点上的磨合、整合,避重就轻,求领导之同,存领导之异,以求达成共识,减少矛盾。
5 t5 S8 ]9 J. h8 U! R* }! ] 当然,如果双方矛盾过大,秘书无力协调时,就只能采取回避、中立等不介入的方式,一切视情况而定,量力而行。' d" |* J( c- m+ [
最后,面对领导间的矛盾,秘书还要谨遵两条铁律:一是不可将领导间的矛盾分歧传播出去。尤其不能蜚短流长、搬弄是非,成为“长舌妇”;添油加醋,四处传播,只会使领导间的矛盾人为地扩大。二是不可把领导间工作上的矛盾分歧随便向上级报告,因为有矛盾分歧一纯属正常,问题理应解决在本层面本部门,不能动辄把矛盾上交,这样也容易小事化大,激化矛盾。当然,当领导间工作意见分歧很大,僵持不下,使下属无所适从,秘书可以请示主要领导人,由主要领导出面协调或进行裁决;如果表面是工作意见上的分歧,实则掺杂进利益的角逐、权力的较量等不良因素,影响到工作,危及到单位利益时,在此种情境下,为了组织公利,秘书可以向主要领导人汇报,让主要领导人来定夺解决。
C9 @: H% { Z. z5 `# C$ I1 N 随便打小报告,恶意传播小道消息,不利于领导班子的团结,损坏的是单位的利益,秘书也失去了人格,丧失了职业道德,成了拨弄是非的“小丑”。作者:姜玉梅 王淑萍 办公室业务4 a6 G6 |$ S/ Z9 [5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