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 示
" b6 Y& T( B, ]* C w! C5 b- d2 H, r! p& a+ g N
& g4 S0 X6 K7 u4 b
2 w( q' k" t# G5 H; F' g 批示是上级领导机关用于转发或批转下级机关的工作报告、建议时所使用的应用文体。批示与批复不能混用。批示虽具批复作用,但其发送对象较广泛,一般要带附件。通常由标题、称呼、正文、署名与日期等部分组成。标题有的带“批示”,有的不带。正文首先引叙来的请示事项,作为批示的依据。然后针对来文提出下级机关应当如何贯彻执行的方法和措施。. O- \2 I! w# H$ Y- [
" G% r. n6 t6 W 各级党政机关的负责同志对于各种文件、报告、情况反映等提出自己的意见、要求,通常也称为“批示”,也作为要求各有关部门和下级机关贯彻执行的依据。但这类“批示”不是一个文种,也没有格式要求,应用时比较灵活。 " h1 k9 X N7 t* `- q# G
) p$ _2 k1 z! ?% d 1 m0 b$ [ Z" z& ^- `4 ~ T9 |% t
; ?& ?3 ]) o- [5 h2 @* z& Y( L 0 X: d, r o* ~( X6 u0 z4 K8 L
# k0 t! e! s) ? K2 |& |- J
例文: " C) g5 z- K5 a. [* T! f6 o8 ^7 t
+ D( \2 b/ f- F0 k, U7 s4 V* e
+ z1 F/ d: u8 D0 ~9 x
5 }" ]# T5 B4 H% k& Q' T0 t- A中共××大学委员会批转校德育教研室/ m" [2 L1 z" q$ _0 j, }
5 I. x) X/ ^+ s" X2 i3 ?《关于在我校学生中开设德育课的请示报告》
* Z% z% Z3 ~, `- q% q/ ~, L! H
. N& B6 z7 ?5 Y; Y文理科各系党总支、校教务处、德育教研室、马列主义教研室: / a$ s+ J! J0 o5 j+ _, |
4 i$ F0 P3 ?4 a$ ~- F
1982年3月10日收到了校德教研室报送来的《关于在我校学生中开设德育课的请示报告》。1982年3月15日校党委作了研究,兹批示如下:
0 f( s4 }* Q. q0 K* _
9 h5 B# K% p- }" g 一、德育课从1982年9月1日在我校各年级开设,教师由校德育教研室教师和各系党总支委员中有教学能力的同志组成。; h+ I+ Q0 Y8 A1 o( E* V4 p
! z& R6 y8 n5 Q( Q: k6 L 二、德育课的教材由校德育教研室负责编写或购买。
x2 ~5 Z r* H ]+ r
6 D) A5 W+ d5 O# W 三、德育课正式列入教学计划,与其它课程同样看待,考试成绩记入学生记分册。 " u6 W3 m5 `% @
* P6 v6 e) A6 a4 V$ X
四、各单位见此批示后,于1982年3月底以前参照附件进行一次通盘研究。4月5日将研究结果写成计划报送党委审批。
6 B9 _$ I# l) Z& J7 t' \# M( I8 P# G8 J1 g6 w
5 D' \9 Z5 \( e1 T) K7 P+ q z 中共××大学委员会+ V2 g5 y, N8 S
1982年3月15日- c2 d6 B, u+ u/ G) K!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