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是党、政、军机关在工作实践中运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文字材料。它是对前一阶段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系统地回顾、分析和评价,找出成绩和经验、问题和教训,得出带有规律性认识的一种应用性文体。提炼主题是写好工作总结的关键环节。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主题的展开也关系到工作总结写作的成败。古希腊政治家、军事家塔里克里斯说:“会思考但不知如何去表达他的思想的人,无异于那些不会思考的人。”写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门表达的艺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机关工作人员对如何提炼工作总结的主题,都能总结出一些方法来,而对主题的展开却往往重视不够,大多停留在经验层面上,还没有形成规律性的认识。许多应用文写作研究者对提炼工作总结主题方法谈得较多,而对如何展开主题却往往忽视,或避而不谈。本文试就工作总结主题展开的方法谈些粗浅的看法。0 P$ E! F( b9 g2 [7 [- S/ {
. h8 B9 ~1 I0 l8 y
在谈工作总结主题展开之前,必须明确工作总结的主题是什么。马正平认为:“主题是指作者在写作时所要表达、反映的主要对象、目标。”在马正平看来,主题是一个流动开放的概念,它是一个意思网络。由此,我们可以把工作总结的主题进一步明确、具体化。在综合工作总结中,它的主题就是成绩和经验、存在问题和今后打算组成的意思网络;经验总结中,它的主题就是经验做法。作为一种常用应用文体,工作总结的主题具有明确化的特点。通常来说,在具体的文章中它是以一级标题或二级标题的形式显现出来的。这样理解工作总结的主题,写作时构思就更为明确,目的性也更强,也为我们进一步展开主题提供了具体的对象和目标。在展开主题时,不再是对笼统的规律性认识进行展开,而是对具体的观点和结论进行展开。
0 j4 b! d B5 J! Z
9 ]$ G3 H' B4 A2 T马正平认为写作是一种展开性行为,“写作的展开首先是一种思想、思维、思路的展开”、“写作的展开最终是一种语言修辞性的精神创造行为”。我们这里讲的展开是思想、思维、思路的展开,语言修辞性的展开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基于以上认识,可以作出以下界定:工作总结主题的展开,就是把抽象概括的观点、结论分解、具体化,通过多种途径吸附材料,充实、证明、解释、渲染观点,从而生成文章的意思网络,形成文章的内容和形式。% M$ [5 A% l3 \: `7 W
7 N( Y" [# m+ z& i$ W: V# O那么,如何对工作总结的主题进行展开呢?
/ X$ D7 e" L' g/ m' g3 t5 L0 K1 ?0 G3 c Z
一般来说,工作总结的主题展开有构成性展开、证实性展开、过程性展开、原因性展开,前三种展开是具体化展开方式,而原因性展开则是逻辑化展开方式。: T: Q. k; b$ d4 r: J6 K, k$ N
! I0 t& E4 w, V' L" l/ \0 f
一、构成性展开
, u$ _% r& P! Z- G2 b3 B% G3 a0 L1 d- B# Y
通过总结提炼来的观点结论,如工作总结的成绩做法、经验教训及今后打算,一般来说都是抽象概括的、总体宏观的,要让读者明白信服这个观点结论,就需要对其内部的构成要素进行分类、分解,把观点结论具体化,这就是构成性展开。这是最常用的一种展开方法。通过构成性展开,我们可以把抽象概括的论点分解为若干个具体的分论点,这样一分解、分类,思路得到了拓展,材料吸附的途径也变得开阔起来。我们可以结合例文进行分析。如《×团司令部半年工作总结》主要成绩中有这样一条:“认真抓好政治工作的落实,确保官兵政治坚定。”这个观点就比较抽象概括。到底如何抓好政治工作的落实?还不是很清晰。总结的对象是政治工作,是一个整体概念,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我们可以对政治工作的外延进行分类,化整体为部分,进行构成性展开。作者结合单位实际情况,把这个观点分解为三个分论点:“扎实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严格规范了党支部工作程序”、“严格党员干部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党支部工作、党员干部管理都是政治工作的范畴,通过这样分类,一个观点分解为三个分论点,观点得到了充分展开,思路更为开阔。
, T8 \7 O }- Q/ V, U% w- v* B+ [' D* q" d, s
又如《某部开展后勤科技练兵经验总结》一文主要经验做法中有一条:“把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作为后勤科技练兵的基础工作来做”。总结的对象是人才队伍建设,它包含的内容是广泛的,我们可以对它进行构成性展开。首先对人才建设的外延进行列举和分类,然后结合本单位实际,确定分类的项目,即分论点。作者把人才队伍建设分解成了四个方面:“广泛选拔人才”、“大力培育人才”、“合理使用人才”、“机制激励人才”,这四个方面都是人才建设的外延,这样一分解,原来高度概括的观点就变得具体明白了,选用材料的方向感更强了。# W3 W% V; b+ }' g
4 {, U9 D0 i3 @- B4 Q4 g2 a
二、证实性展开# U- Q) B% Y! M* L2 @6 Z4 B
* L7 v' [% S2 I+ M/ @! g2 C/ s
总结概括出来的观点结论,有些不需要作者进行分解分类,只需要提供事实性依据进行证明,这就是证实性展开。这也是常用的一种展开方法。一般来说,证实性展开的观点结论抽象概括程度不高,展开的都是事实性材料。如《某部后勤部年度工作总结》一文主要成绩中有这样一条:“后勤学术理论研究成绩突出”。这个结论不难理解,但要使这个结论有说服力,就需要进行证实性展开,为观点提供事实性材料依据。作者举了两个例子来证明观点:“1.师、团各级后勤部门认真探索处突和防卫作战后勤保障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全师在《武警后勤》、《后勤工作通讯》等省部级以上报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2.×月份,《武警后勤》杂志以专刊形式刊登了我师后勤战备训练的研讨文章10篇,200×年,后勤部被武警后勤杂志社评选为‘后勤学术研究先进单位’。”作者列举的几个事实性材料,对观点起了很好的支撑作用。要注意的是,进行证实性展开,事实性材料要与观点相统一。 ? q* a/ x' X
2 u. k1 C2 ~7 N7 l三、过程性展开
/ L) |* ?9 N7 W( s% A/ N* v$ P, o, ]
总结概括出来的观点结论,针对的是某项活动或单项工作,如某教育活动总结,从活动或工作的阶段、环节、程序进行观点展开,就是过程性展开。过程性展开是历时性思维,对观点的赋形即材料的选用可以从时间的先后上进行。如《某部“三讲”专题教育总结》一文中有一条:
1 _) G0 T; s! L9 N! G1 x# p5 l. Q; [& w8 x
领导重视,组织严密。……在教育展开前,首长机关能够灵活运用个别谈心、座谈了解等形式进行调研,切实摸清了干部队伍的思想状况,充分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在教育过程中,团长、政委、政治处主任亲自备课授课,进一步增强了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团部署动员的基础上,各单位进行了再动员,并排除各种干扰,全身心搞好教育。: C1 t5 z& q' _" Z4 H
: E* Q7 t' u' T( P- }3 ?6 _ 例文的观点是“领导重视,组织严密”,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作者进行了过程性展开。领导如何重视、组织如何严密,作者从专题教育活动的过程环节分别进行展开,如教育展开前情况怎样,教育过程中情况如何,各单位的执行情况又怎样,都是从活动的过程入手展开材料,对观点进行证明。一般来说,过程性展开在单项工作总结中运用得比较多。; T% ^, o9 i8 j% Y& O" K
5 Z) A9 c# a L0 P& d
四、原因性展开6 d1 Z' k: \* O8 ~
% Z1 i- p1 E/ i2 I/ {与前面三种具体化展开方法不同,原因性展开是逻辑化展开方法。具体化展开是着眼于抽象性概括的具体性表现,或者是着眼于整体事物的内部细节的描述。而逻辑化展开是揭示一个事物与另外的事物、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原因性展开就是揭示观点与其他事物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原因性展开可以使观点更为严谨,更具说服力。如《矢志不移谋打赢倾心尽力练精兵》一文中:
% U; Z3 T* y$ v2 _( ~4 ]0 o
$ `5 F& y/ @. U& u& A9 m' O三、大胆探索,靠开拓创新促进军事训练水平整体提升
/ f" e% ]0 C" _: `1 L" e
2 Y: N! n/ R+ i. A俗话说: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面对强敌,要掌握未来“打赢”的主动权,必须放眼军事革命前沿,立足军事斗争准备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以开拓求发展,以创新求突破,使训练水平跟上世界军事发展潮流,适应未来作战需要。
/ o0 ~5 t: t6 z) D
" D1 E* h0 d. H4 G例文的观点是“大胆探索,靠开拓创新促进军事训练水平整体提升”。作者为什么提出这个观点,军事训练水平为什么要靠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呢?作者对观点进行了原因性展开。作者给出的理由是:“‘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面对强敌,要掌握未来‘打赢’的主动权,必须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经过原因性展开,观点与其他事物的联系被揭示出来,说理更充分,总结的成绩做法更具代表性和说服力。
' l& _- [0 g) ?3 N& T$ x6 N/ Q
* o) K( u' S: P4 p# d. n上述几种方法,在写作中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它是一个综合运用的过程,我们姑且称之为综合性展开。证实性展开可以单独运用,但往往与构成性展开结合在一起运用。而原因性展开与构成性展开、证实性展开一般结合在一起运用。构成性展开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而过程性展开在单项工作总结中运用较普遍。为了说明这几种方法的运用过程,我们来分析一篇例文。如《某摩步师司令部200×年工作总结》一文主要做法中有一条:“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努力培养机关优良的思想工作作风。”对这个观点怎样进行展开呢?
1 A- g* ~' p2 F" e7 Y) o$ Y4 B! m _# l1 n% l1 j# U0 \
首先进行原因性展开,考虑“思想作风建设”与其他事物现象有无因果联系,进一步拓宽思路。作者给出的理由是:“思想作风建设是司令部建设的基础和保证”、“机关人员不同程度存在不安心、不用心、不齐心现象”。两条理由,理论和现实因素皆有。
& g( M) c) F/ [7 _
5 g( f2 ^5 G: k& _6 V1 k; x接着进行构成性展开。先对概念的外延进行分类,以“思想作风建设”的内容和任务为标准进行分类,然后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确定分论点;分论点确立之后,还可以进行构成性展开,把论点进一步具体化。文中作者运用构成性展开方法,把这一结论分解为三个分论点:“常学习,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常教育,激发参谋人员建功立业的责任感”、“常对照,不断转变机关工作作风”,这样一分解,做法的可操作性更强了。. L; h2 [, L; ?9 c# H
3 b! _; j. p/ s- Q然后进行证实性展开,对每个分论点列举事实性材料,对观点进行证明、充实、渲染。作者分别围绕各个分论点列举了事实进行证明。当然,还可以进行过程性展开,思想作风建设的具体过程是什么。这篇文章作者并没有进行过程性展开,但并不代表其他文章不可以这样尝试。
6 Q5 Z2 j- C6 o0 Z0 X7 ^# b" ~; h2 h3 B* f' O9 N. K( g% d3 a& P
通过上述展开方法,原来抽象概括的观点分解为若干个分论点,观点与其他事物相联系,分论点又可以继续分解,生成文章的枝干,然后通过材料的吸附,最终形成文章的意思网络,文章也就枝繁叶茂了。附原文(部分)以供参考:
8 A. L( X' c) W5 |" {# p) G/ l( |8 V! @& g/ Z- k" `* o/ C0 p6 A
一、以思想教育为先导,努力培养机关优良的思想工作作风3 v+ k/ S* k* p8 ^# F7 d- R
% ^1 j6 k5 m9 m' A: c# L思想作风建设是司令部建设的基础和保证。今年,我们针对机关人员不同程度存在的不安心、不用心、不齐心现象,以思想教育为先导,把培养参谋人员优良的思想作风作为司令部建设的根本任务来抓。
( x5 f+ N- |, L5 |0 h0 H. K9 J
6 J) |# f2 e0 n4 u8 m$ E( G! C(一)常学习,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我部先后多次组织机关人员认真学习江主席“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并做到边学边写心得笔记。据不完全统计,全部共写学习笔记××篇,有×篇还在师机关干部学习心得交流会上进行了交流。
7 z2 S* ?* z1 @: V' B+ Q! ^, e+ H
(二)常教育,激发参谋人员建功立业的责任感。……全年有×名参谋人员被集团军评为先进个人,有一名参谋被师树为机关干部标兵,有×名立功受奖。, r# Z8 X5 Y7 [
0 v: ^2 j' {' D5 `(三)常对照,不断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一是勤提醒……二是勤检查……
. x$ Y( N$ |+ u, N( o
- f# Y0 M* s" L4 C2 s上述展开方法,是一个大致的过程,并无明确的先后顺序,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习惯。主题展开的方法,可以让我们知道思维努力的方向,可以让我们写作时有话可说,有明确的思路和大致的材料选用范围。当然,展开的方法可能不止这些,恳请方家提出批评和建议。
# s" e$ e( c U' r
/ ^$ x- W6 U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