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首 页
文 库
最 新
藏经阁
学员区
问 答
演播室
秘 途
政 道
本版
帖子
用户
登录
注册
快捷登录
投稿
主题教育
党课讲稿
有奖征文
最新回放
往期分类
热门课程
我要试听
报名加入
新手教程
悬赏求助
交流记录
老秘笔谈
老秘日记
好词妙句
文秘杂谈
学习体会
领导讲话
民主生活会与述职
演讲致辞
遴选考试
《文稿,还能这样写》作者雄文
《笔杆子碎语》作者王一端
《机关文稿写作入门》作者杨新宇
《机关文字工作五十讲》作者何新国
最新《公文写作培训课程》直播间
《公文写作百法例讲》作者房立洲
老秘网站长、《老秘笔记》作者老猫
《公文高手的自我修养》作者胡森林
老秘网_材夜思范文
›
和谐社会
›
时政评论
›
时政热点评论:人造鸡蛋到底和谁“有关”
返回列表
时政热点评论:人造鸡蛋到底和谁“有关”
[复制链接]
宁泰秘书
发表于 2010-12-28 19:27: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那些“和自己无关”的表态,其原因可能远不止“职责不明”这么简单
12月26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播出《假蛋真相》,揭露部分制假者打着“人造鸡蛋技术”的幌子骗取培训费。造假者的见利忘义令人愤慨,另一个细节同样让人印象深刻,那就是有关部门在谁来监管人造鸡蛋问题上都“点别人的将”,坚称“和自己无关”。
且看他们的表态:
北京市工商局丰台分局工作人员:“我觉得是不是由技术监督局来认定。”
12365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投诉举报热线:“农业局,鸡蛋是属于农产品。”
农业部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工作人员:“农业部门不管人造,它已经不是从鸡体内产出来的对象了,这完完全全属于工商部门管的事。”
……
这些年,在网上、街头,传授人造鸡蛋技术的广告随处可见,相关报道也不时见诸媒体,这一不法行为几乎是以公开的方式在进行。在百度网站搜索“人造鸡蛋”,有711万多个网页,大多数内容都和“造假”、“骗局”有关。百姓受其害时间之长,由此可见一斑。之前曾对造假者何以如此肆无忌惮感到困惑,看完央视节目,一切全明白了:原来没人管——有哪个部门会去管“和自己无关”的事情呢?
社会转型期,少数不法之徒利欲熏心疯狂造假,难以完全避免。但只要有关部门恪尽职守,不法行为一露头就坚决打击,不法分子就会心存忌惮,百姓也会对这些造假行为的惩治、取缔充满信心。遗憾的是,百姓的信心却不时被有关部门的不作为所销蚀。
从现实看,如果查处某一非法行为的职责专属于某个部门,工作一般能积极主动。一旦分工不甚明确、各部门职能有交叉,互相推诿则往往成为常态。比如,“19个部门管不好一个井盖”、“七八个部门管不好地沟油”。前不久的“奶粉激素风波”,一个重要诱因就是消费者“检测无门”。
应该承认,出现互相推诿现象,确有职责不明的因素。拿人造鸡蛋来说,如果有关规定明确这事儿归哪个部门管,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扯皮。这提醒我们,在相关立法工作中,划定职能部门分工应力求明确、具体,避免职能上的交叉。但这恐怕也不是问题的主要方面。在现实当中,职能的交叉不仅难以完全避免,有时甚至是形成执法合力的需要。此时,以什么样的态度、精神去对待,就显得至关重要。
职能交叉,往往意味着不同部门都有查处职责。同样是在一些“职能交叉”领域,我们却看到许多部门在“抢着管”,比如在审批发证环节,比如在开发收费的时候。可见,所谓“监管真空”,固然有职责分工不明的因素,但那些“和自己无关”的表态,其原因可能远不止“职责不明”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有“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理念,要有为人民服务的职业担当,积极开展本职工作,切实维护人民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评分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抢沙发
千斤顶
显身卡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应用写作大家谈
署名文章
党课讲稿
遴选考试预科班
组织建设
人大政协
信息简报
调研报告
演讲致辞
宁泰秘书
版主
0
关注
5
粉丝
539
帖子
热门图文
热门帖子
300x180 AD
排行榜
日
周
月
作者专栏
19469
秘途杂谈
6657
释然
老秘网客服
4158
老猫
老秘网微信公众服务号laomiwang,扫一扫老猫头像即可完成订阅。
2827
大明老秘
2229
中国老秘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