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小菜 发表于 2019-1-31 08:46:21
(二)、机构编制不够合理。当前,积极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加强日常监督,抓早抓小,让“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就要严格分类处置问题线索,扩大谈话函询的覆盖面。基层派驻纪检组任务重,压力大,人手少,菜鸟公务猿 发表于 2019-3-3 21:00:24
要去纪委了不会写材料怎么办?bt新疆杨 发表于 2019-4-18 11:14:30
难以充分实现“流的动、转的开、出的去”,派驻纪检监察干部提拔任用的出路主要在于转行驻在单位其他业务口,草儿青青 发表于 2019-7-29 14:17:06
另一方面,基层派驻纪检干部选拔任用渠道不畅。目前,派驻干部职数编制仍在驻在单位,难以充分实现“流的动、转的开、出的去”,派驻纪检监察干部提拔任用的出路主要在于转行驻在单位其他业务口,因而一些年龄层次较大的派驻干部存在“天花板”心理,认为派驻机构交流难、提拔慢,政治上没奔头,工作上易滋生懈怠情绪;而派驻机构中的一些年轻干部刚培养成业务能手,又被提拔交流到业务口,这些均不利于派驻机构整体业务能力素质提升。党政材料苦手 发表于 2019-12-2 12:59:50
基层派驻纪检干部选拔任用渠道不畅。目前,派驻干部职数编制仍在驻在单位,难以充分实现“流的动、转的开、出的去”,派驻纪检监察干部提拔任用的出路主要在于转行驻在单位其他业务口,因而一些年龄层次较大的派驻干部存在“天花板”心理,认为派驻机构交流难、提拔慢,政治上没奔头,工作上易滋生懈怠情绪;而派驻机构中的一些年轻干部刚培养成业务能手,又被提拔交流到业务口,这些均不利于派驻机构整体业务能力素质提升。秋水寒冰 发表于 2019-12-3 21:36:50
流的动、转的开、出的去”,派驻纪检监察干部提拔任用的出路主要在于转行驻在单位其他业务口,因而一些年龄层次较大的派驻干部存在“天花板”心理,认为派驻机构交流难、提拔慢,政治上没奔头,工作上易滋生懈怠情绪;而派驻机构中的一些年轻干部刚培养成业务能手,又被提拔交流到业务口,这些均不利于派驻机构整体远航小桥流水 发表于 2019-12-4 17:13:09
部门各有纪检组长一名,下设纪检监察室,编制均两人,从事纪检监察工作共6人。2015年5月两部门合并,新“三定”方案中,该局内设科室15个,派出、下设机构3个,事业机构7个,在职干部实有人数近200人,合并后机构大、人员多,而新“三定”方案不再设监察室,只设派驻纪检组,派出纪检组只有一名正科级纪检监察员,党组成员纪检组长任派驻纪检组长,该局派出、下设机构均是党政办或业务工作人员兼纪检工作,由于力量明显不足,可能就会存在人员难专职、时间难专用、任务难专一、监督难落实等潜在风险。上述现象在市直机关较为普遍,大部分市直机关只设一名正科级或副科级纪检监察员,派驻纪检组长由党组成员纪检组长担任,关先生 发表于 2019-12-30 19:14:47
作和纪检监察业务工作发生冲突时,难免出现重部门工作轻纪检监察业务的倾向。二是监督人员角色模糊。“一个锅里舀饭,一个鼻孔出气”,自然导致监察人员角色错位,在履职过程中,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既是监督者,又是参与者。从我老大菜鸟 发表于 2020-5-15 14:24:21
因而一些年龄层次较大的派驻干部存在“天花板”心理,认为派驻机构交流难、提拔慢,政治上没奔头124705546 发表于 2020-5-26 22:07:19
另一方面,基层派驻纪检干部选拔任用渠道不畅。目前,派驻干部职数编制仍在驻在单位,难以充分实现“流的动、转的开、出的去”,派驻纪检监察干部提拔任用的出路主要在于转行驻在单位其他业务口,因而一些年龄层次较大的派驻干部存在“天花板”心理,认为派驻机构交流难、提拔慢,政治上没奔头,工作上易滋生懈怠情绪;而派驻机构中的一些年轻干部刚培养成业务能手,又被提拔交流到业务口,这些均不利于派驻机构整体业务能力素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