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7062101 发表于 2025-3-23 11:38:26

一看上级领导、外省市领导、过去领导是怎么讲的,关键点在哪;二看学者们对这件事怎么阐述的,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建议,有什么相关理论;三看实务部门怎样说的,好的在哪,要改进的在哪,有相关的调研报告最好。然后是消化吸收。消化材料三重境界,“用眼”:就是把别人的材料东抄一段,西搬一段,理理顺;“用脑”,把看过材料,自己想一遍,想明白了,用自己的语言体系把它表述出来;“用心”,不仅是看懂了、想明白了,还带有真情实感,由衷的阐发开来。最后形成文字。这样的文字,有独特、准确、鲜明的见解和观点;有扎实的理论支撑,

lennis 发表于 2025-3-24 10:34:25

人云亦云不云,老生常谈不谈

momodiedi 发表于 2025-4-8 08:51:07

要避免官腔和书生腔 这很重要

卷卷在睡觉 发表于 2025-4-11 17:05:19

讲话稿写作生涯的血泪体会——好讲话稿要先写论文、再写散文、最后变成教案
页: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查看完整版本: 5年讲话稿写作生涯的血泪体会——好讲话稿要先写论文、再写散文、最后变成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