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宁秘书 发表于 2009-2-26 16:36:36

发展产业集群 壮大中心城市

●徐海生</p>
            <p style="line-height: 150%; text-indent: 30">一、三明中心城市存在的主要问题<br>
2004年10月国家统计局首次发布城市综合实力评测结果,三明市(指市区即中心城市,不含所辖县、市)在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列100位,是全省唯一入围前100位的山区市。这次全国城市综合实力评比,主要依据城市人口与劳动力、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5个一级大指标,19个二级子系统,50个三级小指标体系综合评定。由此,全面地反映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为城市客观认识自己并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和依据。<br>
  透过评测结果,分析研究评测指标体系,三明能够列100位,主要依靠五大评测指标中的社会和环境两大指标,它们获得评测指数分别是12.86和3.46,人口与劳动力、经济和基础设施的评测指数分别是-2.05、-8.53和-3.91。建成区面积不大、市区人口不多,导致城市规模偏小;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等总量不大,导致经济总量不足,城市规模偏小和经济总量不足,是造成上述三大指标评测指数负分的主要因素。<br>
  最近,三明市城调队根据国家有关统计制度和方法,对全省九个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分析,评价结果是,三明中心城市综合实力虽位居全省第5位,但在四大评测指标体系中“城市规模与经济总量”指标体系评测中,我市仅比宁德好一些,位居全省倒数第二。<br>
综上所述,三明中心城市综合实力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城市规模不大和经济总量偏小,因此,扩大城市规模和增加经济总量是提高三明中心城市综合实力乃至壮大三明中心城市的关键所在。<br>
  二、发展产业集群,壮大中心城市<br>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和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举措,也是市委、市政府的发展重点。<br>
  1、发展产业集群是壮大中心城市的基础和优势<br>
没有石油就没有大庆,没有二汽就没有十堰。同样,作为一个工业城市三明,没有工业就没有三明。追溯三明建市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三明先于1958年4月辟为福建省重工业基地,后于1960年1月成立三明市人民委员会。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三明市正是依托三钢、三化、重机、化机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建立和发展而建立的城市,这些企业是三明市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如今以三钢为龙头及由其衍生出来的三钢劳服公司、小蕉扎钢厂为骨干的冶金产业集群,以重机、化机、齿轮、机床为骨干企业的机械产业集群,分别被我市确定为培育壮大的三大产业集群中的两大产业集群,三明中心城市只有立足冶金和机械等产业集群的基础,并充分发挥产业集群的优势,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壮大,否则,背离这个基础和优势,三明中心城市的综合实力将无从谈起。<br>
  2、发展产业集群,壮大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br>
三明作为一个典型的山区城市,由于受到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交通等因素的限制,缺乏产业的支撑,影响了中心城市经济总量的增大。<br>
全省九个中心城市城市规模与经济总量主要指标对比表<br>
<br>
单位<br>
福&nbsp;&nbsp;州&nbsp;&nbsp;<br>
厦&nbsp;&nbsp;门&nbsp;&nbsp;<br>
莆&nbsp;&nbsp;田&nbsp;&nbsp;<br>
三&nbsp;&nbsp;明&nbsp;&nbsp;<br>
泉&nbsp;&nbsp;州&nbsp;&nbsp;<br>
漳&nbsp;&nbsp;州&nbsp;&nbsp;<br>
南&nbsp;&nbsp;平&nbsp;&nbsp;<br>
龙&nbsp;&nbsp;岩&nbsp;&nbsp;<br>
宁&nbsp;&nbsp;德&nbsp;&nbsp;<br>
总人口<br>
万人<br>
166.24<br>
141.76<br>
201.63<br>
28.25<br>
97.77<br>
51.87<br>
49.02<br>
46.24<br>
41.75<br>
其中:建成区面积<br>
平方公里<br>
160<br>
104<br>
29<br>
19<br>
58<br>
40<br>
20<br>
28<br>
9<br>
地区生产总值<br>
亿元<br>
625.49<br>
759.69<br>
207.30<br>
72.99<br>
279.09<br>
131.24<br>
73.83<br>
113.14<br>
47.15<br>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br>
亿元<br>
557.35<br>
1320.15<br>
194.06<br>
118.63<br>
228.32<br>
82.10<br>
74.97<br>
106.78<br>
8.58<br>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br>
亿元<br>
273.41<br>
237.50<br>
37.28<br>
23.31<br>
78.12<br>
29.84<br>
23.67<br>
35.72<br>
20.44<br>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br>
亿元<br>
292.64<br>
230.34<br>
69.18<br>
23.05<br>
96.99<br>
46.63<br>
20.95<br>
19.99<br>
13.60<br>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br>
亿元<br>
46.40<br>
70.15<br>
7.97<br>
5.97<br>
17.10<br>
8.41<br>
5.02<br>
8.75<br>
0.91<br>
实际利用外资<br>
万美元<br>
77828<br>
124286<br>
22180<br>
1414<br>
31636<br>
5347<br>
5616<br>
2058<br>
1408<br>
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br>
亿元<br>
1199.81<br>
721.87<br>
121.85<br>
83.88<br>
225.87<br>
131.52<br>
54.64<br>
95.96<br>
48.97<br>
<br>
备注:1、以上数据均为2003年统计年报数。2、总人口为户籍人口。<br>
  从“全省九个中心城市城市规模和经济总量主要指标对比表”可以看出,主要经济指标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利用外资、固定资产投资位居龙岩、南平之后,全省倒数第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位居龙岩之后,全省倒数第三,三明总量最靠前的经济指标是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位居全省第五。而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主要来自冶金和机械这两大产业集群的企业,从2004年市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情况分析,冶金和机械这两大产业集群的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占市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3%,对市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为70.5%。因此,发展冶金和机械这两大产业集群,一是直接地提高了市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二是带动了冶金和机械这两大产业集群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三是创造了工业和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值,增加了地区生产总值。由此,壮大了中心城市的经济总量。<br>
  3、发展产业集群,增强中心城市人口聚集功能<br>
从“全省九个中心城市城市规模和经济总量主要指标对比表”中可以看出,三明中心城市人口仅为28.25万人,在全省九个中心城市中最少。究其根源,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缺少产业的发展,导致城市人口聚集功能不强。通过培育和发展冶金和机械两大产业集群,形成冶金和机械产业聚集,进而带动中心城市人口聚集,这是增加三明中心城市人口的有效途径。首先,冶金和机械产业有属于相对劳动密集行业,发展冶金和机械产业集群,直接地增加就业人口。其次,发展冶金和机械产业集群,带动了相关的交通运输、生活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间接地增加了就业人口。第三,直接就业于冶金和机械产业集群企业的人口,其家属及子女的生活、就业和就学,无形之中增加了城市人口。<br>
  4、发展产业集群,拓展中心城市空间<br>
随着冶金和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市区发展空间不足,尤其是建成区面积偏小,已制约了冶金和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为了适应冶金和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市委、市政府制定并实施了相关的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承载冶金产业集群发展平台方面,开辟了小蕉工业园区。此外,市区的“南拓北扩西进”举措,推进市区与沙县的一体化进程,把市区与金沙园、沙县县城连接成为城市带。所有这些,更多的就是考虑到了,要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必须要有产业的支撑,结合三明的实际情况,就是要着重发展冶金和机械产业集群,要适应冶金和机械产业集群的发展,就必须提供支持发展的市区空间。因此,发展冶金和机械产业集群,有力地促进了三明中心城市发展空间的拓展。<br>
  5、共促共为,大力发展产业集群<br>
从三明工业结构分析,我市的三大产业集群对三明工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冶金和机械两大产业集群,2004年三大产业集群完成工业总产值160.8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3.9%。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不仅对三明“工业立市”会产生深刻影响,而且还直接关系到三明中心城市的发展壮大,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br>
<br>
<br>
  (作者为三明市统计局副局长)<br>
  (责任编辑:陈&nbsp;&nbsp;锋)</p>

宁建老秘 发表于 2009-2-26 16:37:03

楼主 删了吧 都结冰了

abcd7821673 发表于 2009-2-26 16:37:30

灌 其实就是给你喜欢的帖一个回帖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发展产业集群 壮大中心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