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德储能 发表于 2015-1-4 09:53:00

正副合作,高下相和,唱好将相和。

学习时报摘记 发表于 2015-1-5 11:47:32

  从高水平管理的角度看,领导者至少应该满足两项标准,首先,他们应该身处一个职位足够长的时间,这样他们才能意识到他们所犯的错误。每个管理者都曾犯过严重的错误,但并非每一个人都愿意承认这些错误。更为重要的是第二个标准,即人们如何改正错误。这一条要比第一条重要得多。一个人犯了错误之后,是勇于承认错误,还是试图逃避责任?
  对我而言,同样重要的是他们的下属或同事会怎么评价他们(往往是在他们离开组织若干年后)。例如:“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许还会补充一句:“他很难相处;和他一起工作并不容易;他是个讨厌鬼……”,但这也无妨,只要他们对其管理素质进行肯定,并且说“……但是我们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这就够了。当我听到关于某人的此类评价时,我就知道这个人很可能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摘自弗雷德蒙德·马利克《管理成就生活》

蒋鹏 发表于 2015-6-25 21:04:30

哎呀呀,真好真全面,学习了

红苹果米粒 发表于 2015-6-25 21:30:24

正副职的相处关系。的确很有必要。

老猫 发表于 2016-3-2 11:43:48

当下,很多副职大都有这样的思想,想说不能说,说多怕出错,而且大多说了也没用,决策不敢拍板,怕越位,责任不敢担,推给主要领导。但是要如何做到在正职眼中有能力、会干事、听招呼、好使用的一名好副职呢?
到位不越位首先要到位,对如何解决自己分管工作中的棘手问题,要有自己的主见,尽量自己处理,不能独立处理的,要积极主动地为一把手出主意、想办法、提方案,而不能唯唯诺诺,四平八稳,正职说什么是什么,叫咋干就咋干,这不是到位而是“空位”。同时,副职也注意不要越位,对未经正职授权的自己职权范围之外的工作,不能越权随意表态,以免造成被动。
辛苦不诉苦一个称职的副职要想做好分管的具体工作,做出突出的政绩,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是十分辛苦的。这个时候可以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败笔,并向正职汇报,但特别注意不要在正职面前诉苦,尤其在工作进行过程中,如果老是强调工作有难度,推进不容易,不但不会给正职留下你工作不遗余力的正面印象,反而会造成干工作力不从心的不良印象。
有功不争功工作有了成绩,切忌骄傲自满,忘乎所以。副职在功劳面前应该淡泊名利,保持低调,要注意把正职往前台推。如果在取得成绩的同时,又存在失误,要敢于承担责任,多作自我批评,做到在成绩面前荣辱不惊、物我两忘,而绝不能自视过高,搞喧宾夺主、功高盖主那一套,引起正职的反感和同事们的非议,那损失就太大了。
补台不拆台单位的领导班子是一个整体,实际上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因此,要注意自觉维护领导班子形象,强化领导集体的权威,作为副职特别要注意树立一把手的威信。当一把手决策失误时,要敢于如实反映职工的意见、要求和呼声,帮一把手出主意、想办法纠正,关键时刻甚至要挺身而出,替一把手遮风挡雨,既不能站在旁边看笑话,也不能一味投一把手所好,歪曲事实,曲意逢承。
弥乱不添乱有的副职工作中有了成绩或下属办了好事,往往喜欢炫耀是自己向正职提的建议,当工作中出了问题或某项决策使职工群众眼前利益受到了损失,不是主动说明情况,做好解释工作,而是有意无意地把责任往一把手身上推。“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长此下去必然会引起正职的反感,甚至失去信任,造成工作上的被动。
诤言不失言在工作和日常相处过程中,副职与正职之间难免有不和谐的地方,应本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原则妥善处理。副职在工作决策中与正职有不同意见,要注意方式方法,既坦陈自己的主张,又不能态度生硬、语言粗暴、得理不让人,让正职当众下不了台。
创新不标新副职作风上是否肯干,素质上是否有实力,工作上能否有实绩,主要体现在不满足现状,具有积极的创新进取精神方面。但是,无论是观念创新、思路创新、制度创新,还是工作方法的创新,都要踏踏实实,而不能为了创新而标新立异,搞哗众取宠、华而不实、劳民伤财、形式主义花架子的那一套。
有为不胡为有的副职仗着一把手对自己的信任,对自己刚刚萌生的贪欲之心、不廉洁之举,明知不对,却对自己姑息迁就;本来可以经过努力去克服的,却千方百计替自己寻找不去克服的理由;加上制度不健全、监督有缺陷,领导干部便会由健康人格演变为病态人格,贪婪不廉洁的最终结果只能是自毁前程。
联动不盲动副职之间是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的关系。副职之间应该摆正心态,以和为贵,宽容大度,配合默契,做到工作上相互支持,思想上互相沟通,生活上相互关心,分歧时相互理解,为实现全局的整体目标而协作联动,而不能相互猜疑、以邻为壑,甚至相互出难题、别苗头。
用人不疑人副职对待自己下属要真诚地关心爱护、理解尊重,要信任和依靠下级,充分调动下级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一旦下达任命,就要充分信任,给下属一定施展才能的空间,鼓励他们放开手脚去干,而不能事无巨细,都要亲历亲为。要经常为有成就的下属喝彩,切忌无故否定,更不能将下属的功劳窃为己有。(来源:《决策》杂志)

zzzjjj8524 发表于 2016-3-2 16:56:59

干好副职,心态最重要

寒枫洒月 发表于 2020-5-21 15:49:11

谈吐上轻视正职,工作上漠视正职,背后打击正职,致使正副职之间关系紧张 这个情况要不得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当好副职的十条诤言,告诉你何时应“静”,何时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