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秘 发表于 2009-2-15 10:32:42

《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解读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720" align="center" border="0">
<tbody>
<tr>
<td height="40">
<div align="center"><strong>《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解读</strong></div></td></tr>
<tr>
<td class="zhi" bgcolor="#f1f5f5" height="20">
<div align="center"><font color="#999999">来源:&nbsp;&nbsp;&nbsp;&nbsp;日期:2008-12-08</font></div></td></tr>
<tr>
<td>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align="center" border="0"><!--DWLayoutTable-->
<tbody>
<tr>
<td bgcolor="#ffffff" height="5"></td></tr></tbody></table></td></tr>
<tr>
<td class="bt"> &nbsp; 2006年12月20日,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发改工业\2882号),要求各地政府和汽车行业生产企业要针对汽车工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和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健康、不稳定的因素,保持发展的良好势头。主要内容解读如下:<br/> &nbsp; 产业结构方面:《通知》认为,汽车工业通过对外开放、合资合作,整车产品的制造工艺及质量已经接近国际水平,但零部件生产却滞后于整车的发展。国内零部件企业整体配套能力不强,专业化生产水平较低,自主开发和系统集成能力薄弱,跟不上整车开发的步伐。应对的措施:打破不利于汽车零部件配套的地区之间或企业集团之间的封锁,逐步建立起开放的、有竞争性的、不同技术层次的零部件配套体系。国家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鼓励汽车生产企业与零部件企业联合开发整车产品;引导零部件排头兵企业上规模、上水平,进行跨地区兼并、联合、重组,形成大型零部件企业集团,面向国内外两个市场。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制定切实有力的措施支持国内骨干零部件企业提高产品研发能力。<br/> &nbsp; 产品结构方面:《通知》认为,目前,高油耗车型产销比例过大,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产品产销比例相对较小。乘用车单车平均油耗远高于工业发达国家的水平,与中国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不符,对能源供给形成较大压力,也对环境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应对的策略:国家有关部门将制定具体配套政策和相关标准,鼓励节能、环保型汽车发展,推动技术进步,加快汽车产品结构升级。对不能达到国家安全、环保和节能强制性标准的产品,取消其相应的产品目录;对不能达到《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这一国家强制性标准要求的乘用车额外增加税收,并要尽快出台轻型商用车和大型商用车的燃料消耗量限值标准。<br/> &nbsp; 技术结构方面:《通知》认为,目前汽车自主开发能力较弱,过分依靠引进技术发展产品。部分汽车生产企业自主发展能力不强,不得不被动地、高成本地引进技术和产品。在汽车工业整体走向微利的大背景下,许多企业仍在继续沿用技术引进和组装生产的模式。这将导致企业效益进一步下降甚至亏损,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应对的措施:各级政府部门要率先采购自主品牌的产品,为普通消费者做出表率;此外,国有汽车企业集团要坚持对外开放和自主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统筹兼顾中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的发展;各地政府主管部门要把企业研发能力建设和自主品牌培育列为重要考核指标,努力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培育自主品牌产品。(来源:中国青年报)</td></tr></tbody></tabl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汽车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解读